个人简介
薛晴,女,山东济南人,中共预备党员,设计艺术学院工业设计2102班本科生。曾任院学生会执行主席、院学生会传媒中心部长。保研至同济大学。

薛晴同学生活照
所获奖励
2022年 湖南大学2021-2022学年度三好学生
2023年 湖南大学2022-2023学年度优秀学生干部
2023年 湖南大学第十八届“挑战杯”竞赛二等奖
2023年 湖南大学第十八届“挑战杯”竞赛优秀奖
2023年 湖南省大学生工业设计竞赛一等奖
2024年 湖南大学红旗谱千年新续章设计展二等奖
2024年 湖南省米兰设计周优秀作品展湖南赛区三等奖
2024年 湖南大学第十四届“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银奖
2024年 湖南大学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铜奖
2024年 湖南省大学生工业设计竞赛一等奖
2024年 湖南省大学生工业设计竞赛二等奖
2024年 世界机器人大赛-首届太空机器人大赛三等奖
2024年 湖南大学2023-2024学年度优秀学生

薛晴同学生活照
优秀事迹
一、专业学习
本科期间,她对待专业课程态度认真、追求卓越,多门专业核心课程获得优异成绩。这些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她扎实的知识基础,并培养了她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思维和初步的科研能力。凭借综合能力的提升,她荣获湖南大学校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
二、科研竞赛与社会实践
大二时她主动申请加入授课老师的科研项目,随后作为负责人带领团队进行儿童美育实践,团队与非遗传承人协同设计,开发非遗挑花教学工具包等。该项目获得了第十四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校赛银奖、第十八届“挑战杯”竞赛“红色专项”校赛优秀奖并申请到国家级大创立项。直至今年夏天,她作为总负责带领团队进行三下乡社会实践,探索数智技术应用于儿童美育和非遗创新的可能性,同清美、中南、湖师大三所高校师生进行深度交流,探讨研究策略。
在大三时,她加入了老师的跨专业本硕博研究团队,合作完成月球探测背景下,基于复杂地形适应性控制的四足机器人设计,在与机械背景同学的合作中,了解虚拟仿真训练等技术为设计支撑带来的力量,感受到设计从天马行空到脚踏实地的双重魅力。该设计最终获得了世界机器人大赛-首届太空机器人大赛三等奖和湖南省大学生工业设计竞赛一等奖。
三、志愿服务与学生工作
她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共预备党员,参与了防疫狙击队、新生助理等志愿活动,累计时长达150个小时,获评湖南大学星级志愿者。学生工作方面,大二时她担任学院传媒中心部长,负责学院官方媒体的宣传工作,并在学校学工部官网发表多篇文章。大三时她担任学院学生会主席,参与组织策划了多场学术讲座、毕业典礼等大型活动,并荣获校优秀学生干部称号。

薛晴同学生活照
保研四问
Q1:在就业,出国,考研,保研等道路中,你是在哪个学习阶段以及为什么确定了自己保研以及保研专业方向的选择呢?我们应该如何确定自己的保研方向呢?
A1:在专业学习中常常会有设计与真正的落地相距甚远的无力感,更多时候设计会停留在一个方案的阶段,直到大三的第二学期初,通过前期模块课和课外项目的实践,发现设计在技术、在理论的支撑下更为有力、更为真切,方向也由此确定——深扎实践产出理论,作为后续设计的指导性原则,从而应对更复杂更严峻的挑战,而这也正与“设计历史与理论”这一方向不谋而合,理想也就由此确立。
所以关于确定方向,更希望大家的出发点不是我要确定方向,这其实有些本末倒置,更多的是在实践中寻找来自自我的问题的答案,例如我感知到硬核技术是脚踏实地的、有魅力的,它让我的设计更高效、更贴合实际,那么更技术的专业或是职位是我更想追求的,随之寻找对应的院校专业,而为此我愿意付出出国/考研的努力,那么方向其实早就在那里了。
Q2:为了争取保研资格,现在大一,大二,大三的同学们应该提前做哪些准备?每个阶段应该侧重哪一方面呢?
A2:在大一、大二,建议大家一定敢于尝试,无论是志愿服务、科研项目、设计竞赛还是工作室实习等等,尝试是一切的开始。在面试中,也曾被提问“你有在养老院调研的经历,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你会注意同老人的交流和观察吗?”我醍醐灌顶,设计其实来自一切的生活、观察、实践。同时,在这些尝试里,我们所锻炼的技能和累积的经验会在未来成为底气或者是闪光点,也会让我们萌生真正想要做的事情、想要实现的理想,这会让我们在“卷”核心课的时候有更强的主观能动性,因为有了内核,所谓的“卷”也不再是为了卷而卷,而仅仅只是我想要完成。
而在大三,首先是重视最重要的模块课,让自己有更具代表性的作品;其次是重视“信息差”,向内,深挖个人擅长领域,向外,搜集院校信息等。
Q3:在保研过程中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你是怎么克服这些困难的?
A3:困难其实是来自当前的一种处境,设计的专业属性导向了更多的期待是希望我们做到“跨学科”——懂视觉是基础,更要懂机械结构、懂代码编写、懂实验分析......只有一直学习和了解,广泛了解前沿技术和趋势,扎实学习跨学科课程。所以依然是多尝试,缺啥补啥,会云多云......
Q4:保研过程及设计学习中,有哪些好的学习资源和学习习惯可以推荐给我们?
A4:推荐大家关注《SheJi》学报和《给设计师的研究指南:方法与实践》(功能性强),还可以了解下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的研究内容(前瞻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