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专题
物电院 | 基于科研育人体系的“三全育人”工作体制构建
来源: 作者: 时间:2022-05-31 浏览:

“三全育人”是新时代人才培养方针、形式、手段的重要创新,在大学生进入社会前的储备阶段,正值人生成长、生涯选择和思想成型的过渡期,学生的可塑性强,可塑机会多,可塑上限高。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将育人资源重点倾斜在大学培养前中期,贯穿在全周期,将思政教育的精力和资源用在“刀刃上”。通过全员参与、全过程引导、全方位支持,把好关、耕好田、护好苗,为国家优质人才储备战略的百年大计强根固基。学生培养过程连续、周期完整,衔接全过程不中断;培养内容周全、培养角度完整,覆盖全方位不缺漏。  

一、以科研育人为切入

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充分发挥学院学科特色,依托本科生科研能力提升计划,提升科研育人实效,培育特色品牌队伍,打造专业教师团队、业务团队与运营团队,通过科研改变学生的人生命运和学习态度。

专业教师团队积极投身学院“本科生科研能力提升计划”。全院共有80名专业课教师参与计划指导教师团队,导师与学生双向选择,最大限度发挥了教师队伍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业务团队为各年级辅导员老师,能够兼顾学生学业状态、心理辅导、生涯辅导、团体辅导,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生涯辅导的专业性及精准度;运营团队为辅导站运营团队,由团委、学生会、各年级学生骨干构成,主要为成长辅导提供日常事务支持。初步形成了将专业教师、校外专家、专任辅导员、朋辈辅导员、学生干部多主体联动机制。以科研作为纽带,增强师生交流,将专家教授、专任教师纳入到成长辅导队伍,“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开展学生成长辅导,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学院创新培养模式,打造特色品牌。“院长午餐会”至今已开展48期,深造、就业、科研、学业、新生、毕业生等诸多主题,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亦师亦友,全面育人。院长在引导学生的同时,学生也在启发院长的教育思路。“科研咖啡”至今已开展9期,大咖云集,院长、书记也是主讲人。同学们一边享受咖啡的香醇,一边体味学术的魅力,与专家教授面对面交流,与科研问题点对点碰撞。

二、以本科生培养过程为线索

(一)纵向搭线,建好本科生涯体系四梁八柱

1.大一年级:以自我探索和专业认知为主。通过职业素质测评和认知,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我,了解专业培养目标和未来发展趋势,顺利从高中向大学过渡。新生通过开展《迎上前去》大学适应课、《大学学习适应问题及解决》、《生涯规划启蒙课》、《“一麓有你”生涯发展教育》、《生涯团体辅导与就业指导》等针对性培训,增强学生入学适应能力。

2.大二年级:以职业探索和能力提升为主。定位未来发展方向,了解对应职业或岗位的条件和要求有针对性的培养和提升职业素质和能力。通过开展《请回答 你的27岁》、《无领导小组讨论专项提升营》等针对性培训,提升学生的生涯规划能力。

3.大三年级:以职业体验和技巧训练为主。通过职业尝试和体验,依托实习、社会实践、专业见习等方式将所学应用于实践,通过技能技巧训练、模拟面试等方式提高求职能力。通过开展《简而不凡》简历制作培训、《就业形势与求职准备》、《求职经验分享会》、《考研经验分享会》、《推免、留学经验分享会》《湖南大学第二届联合四方公司模拟招聘大赛》、《第六届“栋梁杯”麓湘职行湖南大学2021年模拟招聘大赛》等针对性培训,提升学生的深造就业基础性能力。

4.大四年级:以人职匹配和职业适应为主。强化求职能力,提高求职成功率;帮助掌握初入职场和应对社会的规则,应对即将到来的职场角色转变,为未来职业发展设定好路线和计划。通过开展《全力出击》大四学年启航动员、《大四初年级学生生涯规划分析报告》、“简历诊断”、“求职辅导”一对一简历指导、个体咨询、就业人物典型培育、编纂发放就业指导手册《一七就业:未来的路》等针对性工作,提升学生就业的实践性能力。

(二)横向延伸,“三季育人”与“三全育人”相促相成

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紧紧以“三全育人”为线索和抓手,在学校“三季育人”的主题契机下,积极探索构建符合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学生特点的“三季育人”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框架。

迎新季,重视新生生涯辅导教育,搭建多主体协同育人框架。除学校开展的常规教育外,学院充分发挥班主任老师、任课老师、科研导师的主观能动性,科研导师、班主任等都是博士以上学历的专业课教师,高学历、低龄化、并普遍具有海外留学经历,对青年学生的生涯起到很好的榜样及引导作用,能够优化、拔高学生未来生涯发展的顶层设计。借助学院“新生入学教育暨本科生科研能力提升计划推介会”将多方力量拧成一股绳、合成一段力。

表彰季,塑造优质的榜样、贴近同学现实的榜样。充分利用好学校表彰季、七一表彰、学院集中表彰等机会,使得高年级学长学姐在本科综合能力培养、就业发展、职业规划、深造方向等方面为同学们提供很好的榜样作用。通过保研分享会、考研分享会、求职经验传授、科研经验传授等,极大丰富了同学们的视野。

毕业季,对学生离校前的未来生涯发展予以力所能及的指导、鼓励,以及长期跟踪联系。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的长久发展、对母校的归属感以及回馈;另一方面多年后学生可以凭借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在校同学以未来5-1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生涯指导规划。

三、以课程思政为抓手

以立德树人为课程思政的中心环节和根本目标,打通育人的各个环节、各个主体,进而实现人才培育过程中参与主体的全员化,育人过程的全程化和育人内容的全面化。

全员育人,补齐课程思政教育体系短板。明确哪些人要参与到“全员育人”的环节中来。并以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为主体,通过选拔专业课老师为班主任、班级导师或科研导师,在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之间实现身份过渡和职能交互,从而推动协同育人过程中教师身份的补充及转化。其次,全员育人必须要肯定各主体的专长,辅导员发挥指引和动员作用,专业教师发挥牵头和帮带作用。多主体需要协同合作,彼此提携,避免产生思政教育的短板。

全过程育人,补牢课程思政培养环节。宏观层面,大学生涯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中观层面,一学期或一学年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微观层面,一门课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全过程育人应建立以学生完整生涯为单位进行规划,遵循学生的思想培养的规律和生涯成长的规律,在可塑性最强的大一年级、专业课程最多的大二和大三年级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分阶段打造系统完整的培养计划,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到大学生生涯教育的每一个环节。

全方位育人,补全课程思政系统补丁。课程思政从内容上、形式上实现深度改造。校际层面做好宏观上的制度设计,提供配套文件规范支持;学院层面强化支持力度,安排分管领导着力推动;教师层面树立课程思政意识和协同倾向,对授课方式和课程内容加以精心思考和改造;辅导员层面提高对外联系的主动性,与教师、领导保持密切联系,提高自身地位和参与感。

四、育人成效显著

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基于科研育人提醒的“三全育人”工作成效显著。截至2021年6月,全院本科生参与论文撰写达200余人次,在学科顶级期刊与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62篇,其中本科生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120篇;申请发明专利3项;获省级及以上竞赛奖16项;参加计划的本科生中,有55人赴海外留学,74人考取研究生,123人保送研究生。我院2020级本科生陆江禹、徐乾铖、严雨彤、阳鑫斩获命题类一等奖;蔡亲超、李培灵、邢广仁、马伟洪、张钧赫获得自选类二等奖;孙陶庵获得讲课类三等奖。另外,应用物理学2020级党嘉瑞与电气学院同学组成参赛队获得命题类一等奖。2018级、2019级严济慈物理学英才班荣获校“优秀班集体”。2015级本科生、2019级物理学博士生谢政道在光明日报讲述文章《在文化浸润中,做科技创新的攀登者》,胡樑栋、连丁坤获得新华网、中国科学网报道。


来源: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

实习编辑:左宇欣

责任编辑:张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