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大人的青春是什么模样?在湖大,有多少个正值青春的学子,就有多少种灿烂的青春模样。“青春派”人物专栏,今日和你一起了解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23届本科生胡越明的故事。
《人民日报》报道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三项国家级竞赛奖项、连续三年获得国家奖学金、学习成绩专业第一、优秀学生党员……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23届本科生胡越明行远自迩, 笃行不怠,用赤子之心谱写青春诗篇,在青春的舞台上恣意绽放光彩。如今,他已前往北京大学直接攻读博士学位……
01「科研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2019年,胡越明被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录取,成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一名学生。他对于学科的看法是“越学越有意思。”这种认知正是来自科研。
胡越明在大一下学期联系了班主任蒋福林老师,进入蒋老师课题组开展Al-Cu-Mg合金激光3D打印的相关研究。虽然当时因为疫情未能返校不能亲自进入实验室操作,但在充分了解科研项目后,胡越明觉得做科研这件事“真的很有意思”,就一直跟着做了下去。
2019年,为冲击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立项,他和蒋福林老师以及柏国伟师兄多次利用腾讯会议进行讨论,申报书修改了4版、试讲了5次、答辩PPT修改了7版。
他说在那段时间,他几次梦到自己在进行立项答辩,有时能够侃侃而谈自己准备的内容,有时又会在答辩过程中突然醒来。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胡越明顺利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立项,并且在结项评议中荣获一等奖。
谈及参与科研项目的感受,胡越明说:“科研是一件很酷的事情。”他对此感触最深的,是在大四期间开展的双层/少层石墨烯层数可控化制备和高品质生长项目。
“我们在管式炉中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生长高品质石墨烯薄膜,为了保证在恒温生长完毕后继续以足够高的冷却速率完成石墨烯薄膜最终生长,我们采用了套管的设计,在套管拖出加热区的一瞬间,会发现被加热至处于红热状态的石墨载具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降温并发出耀眼的光芒。一次次的设想在实验中得到验证,这一过程很美,很有意思,也真的很酷!”
02「求上是取得成功的催化剂」
3次获得国家奖学金,获中国大学生材料热处理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中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二等奖、中国大学生周培源力学竞赛优秀奖。积极参与高性能材料研究,主持国家级SIT项目1项。
胡越明在中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中获奖。
众多成就的取得离不开他追求卓越的态度。在准备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立项时,胡越明从一开始便抱着冲击国家级立项的目标去准备。
即使学长学姐说大一拿国家级立项很难,他的目标也从未动摇,因为他觉得:“既然决定要做,那就拼尽全力做到最好!”最终,胡越明顺利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立项,并且在结项评议中荣获一等奖。
在时间管理上,胡越明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我不会同时做很多事情,‘样样通、样样松’,这样的结果不是我想要的。登高望远,脚踏实地。把精力和时间‘聚焦’,抓住重点、逐个攻破,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结果。”
胡越明对于整个大学四年的规划是“登高望远”。他以大学四年为着眼点,规划自己的时间:大一时学习知识,拓宽眼界;大二和大三时潜心科研,参加竞赛,为保研做好准备;大四时完成毕设,为读研打下坚实基础。
对于每个学期的具体执行方案则是“脚踏实地”。他会将学期分成几个不同的阶段,确定各阶段的重点任务,在保证基本的学习时间以外,他会将课余时间重点放在学生工作、科研竞赛、材料准备与项目实验里,而一旦进入考试周,他会将精力全部投入备考之中。
03「奋斗是青春应有的底色」
胡越明非常喜欢去图书馆自习,回忆起在图书馆奋斗的日子,他说:“我第一次去图书馆是和一个学姐去的,她在图书馆准备考研。她认真学习,一下子就学习到了十点半,我也就跟着学到了十点半,也就是图书馆的闭馆时间。”在这之后,他发现一个晚上可以学到好多东西,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地一天天学了下来。
每天高强度的学习不可避免会带来一些疲倦和劳累,每当这时,他就会在总图八楼的楼梯上望望大礼堂、透过窗户看看足球场,放松心情,调整学习状态。
“图书馆的闭馆音乐很悦耳,努力了一天的自己很充实。”从大二开始,胡越明几乎每天都会去图书馆自习到闭馆。据年度数据报告显示,2022年,他一共去图书馆287次,超越了全校99.16%的同学。
十点半的夜晚,图书馆附近已经没有了校车和共享单车,他在夜色中漫步穿梭,眼前是星辰闪耀的美景,耳边是梦想花开的声音。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间不负有心人”,优异的成绩、丰富的奖项就是给他奋斗的青春最好的赠礼。
潜精研思,在科学研究上攻坚克难;追求卓越,把每一件事做到最好;踔厉奋发,为了实现目标努力拼搏。
他说:“对于真正想要实现自我价值的人来说,人生的每一步都不会轻松,而正因为不轻松,每一步都刻骨铭心,精彩非凡。”
来源:学工部 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