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的时光匆匆而去,少年站在成长的彼岸,回望过去,时间的每一部分都长成了他的骨和肉。如今目光所及,皆繁花盛开。
保研去向:同济大学上海国际创新学院工业设计专业
竞赛获奖情况:
宇通全球巴士设计大赛 金奖
亚洲青年新秀奖 铜奖
香港青年设计奖(YDA) 二等奖
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展 二等奖
国际大学生创新实践设计奖 入围奖
2021年中国可持续设计大奖 入围奖
香港青年设计奖(YDA) 入围奖
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大赛 三等奖
“挑战杯”学术科技作品校赛 二等奖
荣誉奖励情况:
2019-2020 学年度校级一等奖学金
2020-2021 学年度校级一等奖学金
2020-2021 学年度校级三好学生
学生干部经历:
年级学习委员
新生助理
大一:迈入设计之门
时间回到三年前
“因为学过画画“
我选择了工业设计作为大学专业
那时我还不知道这个专业是什么
也不知道今后的我将会对这个专业产生那么多复杂的情绪
有热情,有沮丧,有希望
在第一门艺术课程学习之中
我庆幸自己遇到了贺国强老师
在这门课程中国强老师坚持言传身教
并没有传授我太多作画的技巧
更多传授给我对艺术和设计的理解
我也与国强老师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也懂得了在大学的学习过程中
一定要懂得和老师多交流
交互课被称为设计学院的第一门设计课程
这是一门令我痛苦的课程
“我开始学软件了“
并逐步了解到做设计需要用到如此多元化的工具
也了解到技术层面的东西只能靠自己解决
非常感谢钟鸣老师在这门课程中为我打下一定的设计基础
也锻炼了我的自学能力和强大的时间观念
大二:迷茫中探寻方向
不知不觉我进入了大二
在这一年我陷入了对于未来的迷茫
不知道该如何提高自己的设计能力
也不知道自己感兴趣的方向是什么
很庆幸在大二的尾巴我遇到了花景勇老师
在他的课堂中我第一次知道设计并不是一个天马行空的学科
设计是一门需要积累的学科
它需要你脚踏历史,深入现在,着眼未来
于是我开始大量积累各类设计案例
并逐渐发现了自己感兴趣的方向——产品设计
我也开始了解各个设计院校的相关信息
并不断和老师以及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此时
另一个目标也逐渐明朗——同济大学工业设计专业
大三:希望与沮丧交织
“设计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囊括了人与物品与环境“
这是我在大三获得的最深刻的感悟
带着这样的感悟我在大三学年开始紧锣密鼓的准备作品集
并参加了多个设计竞赛
宇通设计大赛金奖对我来说意义非凡
这里要感谢姬鹏老师,赵丹华老师以及许多学长学姐对我的帮助
它对我来说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奖项
而是对我设计能力的肯定
让我更有动力走好脚下的每一步
在作品集的制作过程中
我开始不断补充新的作品,修改旧的作品
在我的感知里
风格是作品集的灵魂
在作品集当中我们应该要有自己的思考
无论成熟与幼稚
细节是作品集的脊梁
在作品集当中我们应当把握好每一个细节
精确到每一张图,每一个文字
除此之外的每一份相关材料
我都用一百分的精力去打磨它们
在这一年里
我失去了生活质量,却获得了许多成长
希望与沮丧是大三交织的主旋律
庆幸在这一学年当中有指导我的老师,鼓励我的同学,还有努力的自己
在知道我获得了同济大学工业设计方向优秀营员的时候
我正在吃饭
毫无征兆的
两滴眼泪浸入了身前的饭碗
尝起来咸咸的
终身学习,团队合作
回望过去三年
你问我感受如何
我只能说恍如隔世
感激湖大培养了我
也感谢同济愿意给予我研究生学习的机会
我最深刻的感悟有两点
终身学习,团队合作
设计需要契合时代的发展
也是一个交叉学科
所以我们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与能力
同时在这个越来越专业化的社会
我们只有合作才能完整的做好一件事情
“我永远是一个团队生物“
我一直坚信这一点
你可能会问我
过程与结果究竟哪个更重要
我回答不上来
但是我知道
假如时光倒流
如果我没有目标
这一切都不会发生
那些在专业上的死缠烂打
那些深夜的酸甜苦辣
那些与他人交流学习的如沐春风
都不会有
那这些东西究竟是过程还是结果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内心的评判
责任编辑:王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