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金统院:三下乡|深挖非遗产业活力,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金统院 作者:王玺涵 俞馨颖 郑丞恩 王世琦 童保樽 时间:2022-07-21 浏览:

2307E

为深入了解乡村“产业振兴”中“非遗+”产业发展现状,使农村老百姓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普惠金融的知识走进基层,2022年7月,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湘遗蝶变”暑期三下乡实践团队,在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副教授陈珂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湖南省浏阳市张坊镇上洪村道官冲,开展非遗产业调研的活动。

空山待兴,坚守乡土主动担责

7月2日下午,湘遗蝶变团队全体成员前往上洪村进行实地调研。通过与上洪村村长黄村长的交谈,同学们了解到道观冲原本仅有300多口人,多以造纸为生。在经济衰落后,这三百多口人中也陆续离开了村子,这里沦为“空心村”,丧失了经济活力。

15700

(7月2日,黄村长接受湘遗蝶变团队采访)

阻碍道官冲发展的不只有人力的缺乏,交通不便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公路是经济发展的命脉,山路是上洪村得以发展的保障。狭窄的山路阻碍的不是一辆车,一个人,而是上洪村发展的机遇。在拓宽山路这件事情上,黄村长主动担责,沟通三方,努力说服村民让田修路,在“民宿艺术家”易承业的帮助下筹资27万元,几经磨难才得以功成。

文化赋兴,探寻非遗活态传承

如今的道官冲,房屋错落有致,道路阡陌相连,远看近观都如同一幅素雅的田园画卷。这样焕然一新的变化,离不开非遗保护志愿者李锋的帮助。

“我拍了十多年的非遗,走遍了中国的乡土大地,现在我只想守一亩心中的田,来解决目前国家面临的重大课题,就是如何让传统文化复兴、如何实现文化自信。”

19781

(7月2日,李锋在道官冲羊圈新家与湘遗蝶变团队交流)

李锋是上洪村“新村民”的其中一员。非遗传承要进行活态保护,非遗振兴更离不开乡土大地。李锋认为,上洪村的特点便是丰富的非遗文化资源,给乡村文化赋能,让文化带动旅游,带动经济,村子才能真正发展起来。李锋认为文化赋能必须要亲自参与和体验非遗,融入和了解当地民情,形成思考和理解之后才能设计规划,最后去执行。

独具创新,量身打造“道官冲模式”

如何让非遗在道官冲这片土地上开出花朵,“新村民”有他们的思考。

2017年,扎根在此的李锋凭借自己多年的非遗保护经验,为道官冲量身打造了非遗活态保护的“道官冲模式”:建设传习所培育传承人、打造一个博物空间、开展研学项目、与高校合作开展产学研。

16CD4

(7月3日,刘兰馆长带领湘遗蝶变团队参观研学馆)

7月3日,湘遗蝶梦团队来到道官冲古法造纸研学馆。研学馆馆长,湖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毕业生刘兰热情接待了团队成员。研学馆以纸为载体,但又不止于纸,开展了如压花草。植物干燥,油纸伞,皮影戏,活字印刷等多项非遗体验项目。同时,他们还积极与湖南本地高校开展合作,开展了文创孵化的初步尝试。

深入基层,发展金融普惠助振兴

“贷款保险”和“三年一还”等当地特色的金融普惠信贷产品为大部分创业者解了燃眉之急。贷款建房办民宿、借钱买货开餐馆……随着原宿、梦香居、六食堂等周边商业设施的健全,每年慕名来到道观冲的游客不断增加。当地村民增收了,远道而来的游客也获得了更舒适的旅游体验。

践行普惠金融,服务千家万户,湖大学子湘遗蝶梦团队在行动。餐饮、民宿、造纸、榨油……随着道观冲非遗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村民们谋生的路径不再局限于耕种,多样化的生产方式催生了更大的融资需求。针对现状,团队成员敲开一户户家门,细心聆听每一位村民的心声。

据了解到,上洪村当地的非遗发展和水电、道路等基础设施的改善情况给村民的生活质量带来了极大的提高。同时,调研小组灵活运用自身所学,将普惠金融的知识传递给了更多村民。

17925

(湘遗蝶变团队成员为当地村民普及金融知识)

乡村振兴战略在我国的乡土大地上正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产业振兴更是乡村振兴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越来越强调文化自信建设的今天,非遗产业振兴将会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古法造纸、夯土墙和送春牛的非遗文化将在上洪村道官冲这片土地上继续释放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从“原宿”到“研学馆”,实践团队感受到了“非遗+”发展模式的创新之处;也了解到乡村非遗旅游产业的发展还会遇到如利益分配冲突、融资渠道和规模有限的问题。

实践团队于7月24日对7月3日的工作进行总结,并对前段时间的选换工作与资料整理工作进行总结。在会议上,调研团成员赵稼骏总结道:“如今,“非遗+”在道官冲发展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到村里参与乡村振兴的建设。在这片土地上,非遗文化不断与现代生活相结合,与市场相连接。未来,非遗的活态传承要更好地赋能乡村振兴,还需要新时代的青年积极贡献自己的能量。期待有更多的“新村民”来到广饶的乡土上,实现更多的“破茧蝶变”!希望能够利用自己金融专业的知识为当地乡村振兴提供可行的建议。

责任编辑:伍灿

版权所有:湖南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处)(人民武装部)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湖南大学      邮编:410082      邮箱:xgb@hnu.edu.cn
版权所有:湖南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处)(人民武装部)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湖南大学
邮编:410082     邮箱:xgb@h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