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金统院:三下乡|九州皆同音,推普在路上
来源:金统院 作者:赵嘉怡 卓睿 时间:2023-08-15 浏览:

为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7月8日至8月15日,来自“彩虹助学”支教团队——“阅”麓小分队,走进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太和堂镇桃源村希望小学,开展推普支教系列活动,与桃源村的孩子们共同度过一段美好的“七彩假日”。

本次支教活动以素质拓展为目标,结合当地教学需求,团队共设计9大类特色课程,分别为经典诵读、红色征程、外语教学、科普课程、手工实践、艺术表演、安全教育、心理教育。支教终期,支教团队特地举办趣味体育节、期末汇报表演等活动,邀请桃源村学生家长及其他村民参与其中。

在经典阅读课程中,“6+1”教学模式循序渐进,带领孩子们探索经典书籍海洋中的奥秘。走进红色经典、中华传统经典、当代经典的世界,感受不同文化的魅力,引导学生多读多思,让学生们在锻炼普通话表达、提升普通话水平的同时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跟着老师们一起走进一个又一个故事世界,感觉对经典又有了新的认知!希望未来有一天我也可以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黄玉鹏同学在每日心得中写道。

2007D

图为支教队成员为学生授课

在安全教育课堂上,针对桃源村环绕水库的特殊地理位置,除防溺水安全教育外,支教成员还准备了卫生知识教育及急救知识教育等,对心肺复苏术和海姆利克急救法的具体实操进行了重点教学。尽管实践器材不够完备,孩子们在急救知识教育课堂中仍然非常认真,用心观察着老师的每一个动作,想把这每一个姿势刻在心底。在后面实操演练中,同学们在练习中慢慢变得熟练,动作也变得更加规范。急救知识课程中所教授的知识将让孩子们受益终生。

“村里面这个大水库,每年夏天太热,孩子们管都管不住,老往下面跑着玩水,太危险了。”同学家长不禁感叹道,“这次的教学形式新颖,孩子们都爱听,也能听进去,回家总说不能下水什么的,解决了我们家长心中的一个大问题!”

在科普类课程中,由于同学们没有系统接触过此类细化的课程,对各学科的认识都相对浅薄,故支教队成员在设计课程时将侧重点确定为让同学们对该学科有基本的认知,感受其中的乐趣。在物理课堂上,孩子们跟随着老师进行物理小实验,感受光线的奥妙;在化学课堂上,老师利用最简单的厨房用品带领孩子们见识到自然界色彩的变换,感受化学反应的奇妙;在生物课堂上,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了生命体与细胞、病毒等,感受生物的多样性;在地理课堂上,老师为同学们展示了祖国各地的人文、自然景观,带着孩子们足不出户饱览祖国大好河山;在历史课堂中,老师为同学们介绍了中国古代千年的朝代更替,感受历史的宏大与浩瀚。

图为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在趣味体育节中,孩子们在阳光下肆意奔跑,在一个个趣味游戏中合作共赢,在一项项比赛中挥洒汗水,让孩子们身体得到锻炼的同时感受体育的魅力,活泼身心,启牖智慧;在期末汇演中,孩子们将在课堂上学习到的音乐、舞蹈、诗朗诵搬到了大舞台上进行表演,台下学生家长和周边村民的热烈掌声是对孩子们学习成果的大力赞赏,更是对支教队老师们支教工作的肯定。

图为同学们在做体育节前的热身运动

在支教活动结束时,支教队成员不仅为同学们精心准备了礼物,也为同学们送去了美好祝愿,“希望这短短的支教旅程,能在你们心中埋下一颗种子,等待着它慢慢发芽开花。亲爱的小朋友们,我希望你们永远肆意奔跑,永远幸福快乐,祝你们都有闪闪发光的未来,我们在更为辽阔的远方再见!”

近20天的推普支教课程,既是小朋友们与支教老师彼此相识、相知的过程,更是其与经典文化结识的开端,小朋友们与小老师们和经典文化手牵着手结伴前行,度过了一场难忘的推普之旅。

8月15日,支教团队再次深入桃源村,通过向当地村干部及村民发放“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程度”调查问卷、与村民对话交流等方式开展调研,收集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支教队对该村的普通话推广情况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为推动当地文化发展与普通话的普及提供了有力支持。

支教活动是一个双赢的过程,下一步,该村和湖南大学将继续深入合作,为桃源村的孩子们创造一个又一个的美好回忆,为当地的教育事业添瓦加砖!

图为“阅”麓小分队成员与当地村干部合影

责任编辑:孙超杰

版权所有:湖南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处)(人民武装部)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湖南大学      邮编:410082      邮箱:xgb@hnu.edu.cn
版权所有:湖南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处)(人民武装部)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湖南大学
邮编:410082     邮箱:xgb@h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