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风采
经贸院:新思享·国奖优秀典型|李林芝:在沉淀中雕琢成长坐标
来源:经贸院 作者: 时间:2025-04-18 浏览:

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为更好地发挥榜样示范作用,营造奋发图强、砥砺前行的良好氛围,学院从本科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中遴选出优秀代表,对其先进事迹进行宣传。让我们聚焦优秀学子,聆听奋斗故事,感受青春风采,汲取榜样力量,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她以勤奋为帆、以智慧为舵,开辟出一条璀璨夺目的青春航程。湖南省优秀毕业生,连续两年荣获国家奖学金,她以学习深耕为笔,以竞赛淬炼为墨,以实践磨砺为纸。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国家奖学金获得者——财政2101班李林芝如何书写着新时代青年学子的滚烫答卷。

15AD2

夯基固本:以“笨功夫”浇筑知识基石

初入大学时,李林芝便坚信:“真正的成长,始于对知识的虔诚叩问。”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她选择用最“笨拙”的方式深耕——手抄核心知识点、手绘思维导图,让每一个理论在笔尖流淌中完成“输入—咀嚼—输出”的蜕变。那些被反复勾画的笔记、不断推翻重建的逻辑框架,见证着思维从零散到系统的螺旋式上升。

她的时间管理哲学里没有“速成”二字。每周固定留出较长时间沉浸式自习,从课堂遗留问题到课后作业,从基础概念辨析到跨章节知识串联,她用“守拙”对抗浮躁。当别人追求“短平快”时,她用耐心打磨基本功,打造核心竞争力。这份坚持,让她在专业课程中屡获佳绩,在速成主义盛行的今天,“守拙”本身就是一种稀缺能力。

D019

实践求索:于现实裂缝中寻真问题

课堂是锻造思维的铁砧,实践则是淬炼智慧的熔炉。李林芝的实践启蒙,始于两次深入基层的“三下乡”实践。当她的足迹踏遍乡间田野时,那些在理论模型中未曾显现的现实困境、那些在公式推导之外鲜活存在的社会命题,都在她心中激荡起强烈的科研实践回响——正是这些藏在现实褶皱里的真问题,点燃了她探索未知的实践热情。

申报国家级SIT项目时,这位年轻的探索者迎来了双重挑战:既要构建精密的博弈论模型,又要攻克Python数据分析的技术壁垒。面对困难,她和团队以“从零开始”的勇气迎难而上:晨曦中,图书馆里是她们研读文献的身影;深夜里,教室中回响着她们调试代码的键盘声。经过无数个“痛并快乐着”的日夜淬炼,最终产出了既有理论创新又具实践价值的研究成果。这段历程不仅为她的论文写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更让她深刻体悟到:“真正的学习实践价值,在于让书本知识跨越理论的边界,与时代命题展开深度对话。”正是这样的信念,让她在科研实践道路上不断突破自我,将一个个“望而却步”转化为“迎刃而解”。

破局之道:在压力中修炼成长韧性

在大三这个学业分水岭,当课程难度陡增、项目瓶颈凸显、学生工作密集的三重压力同时袭来时,李林芝也曾经历过一段自我怀疑的至暗时刻。但她很快意识到,与其追求不切实际的“完美平衡”,不如学会与压力共舞。她独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压力管理法则”:

一、打造动态聚焦系统。她将每周科学划分为“课程攻坚期”和“学术冲刺期”两个模块:周一至周五全力攻克专业课程,周末则切换到沉浸式学术模式。这种阶段性的专注策略,有效避免了多任务并行导致的效率损耗。

二、实行智能调节机制。当学习效率低下时,她灵活转变学习场所——从图书馆的肃穆到湖边的静谧,空间的变化往往能激发新的思维火花;当大脑疲惫时,她选择用散步或整理笔记这类“低功耗模式”替代无效硬撑,让认知系统在战略性休整中完成能量补给。

三、运用精简生活哲学。她重新定义了时间配置的优先级:果断缩减非必要社交,将有限精力聚焦于核心事务。这种“断舍离”的思想,让她专注于学业,将更多精力放在审视自我、提升认知上。

“成长本就是一场与时间的博弈,”李林芝这样总结,“重要的不是速度,而是持续向前的韧性。每一次与压力的正面交锋,都是重塑自我的绝佳契机。”正是这种既理性又富有弹性的时间管理方法,让她在学习和生活中始终保持着自己的节奏。

2BB46

薪火相传:给后浪的三个成长密钥

在临近毕业的日子里,李林芝时常回望自己的大学旅程。从懵懂入学到逐步找准方向,每一次成长的跃迁,背后都藏着方法的积累与心态的磨炼。她深知,知识可以通过课堂传授,经验可以靠实践积累,但成长的真正捷径,往往藏在那些前人总结的“笨办法”里。于是,她希望把这些亲身验证过的成长密钥,留给还在路上的后来者——让大家少走弯路,也能更快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与答案。

一、让知识“扎根”现实。学完供需理论,就去菜市场观察菜价波动;读懂财政分权模型,就去对比家乡与邻县的公共服务差异——理论的生命力,藏在烟火人间的细节里。

二、趁早“试错”。从参与学术沙龙、校级科创赛起步,在团队协作中积累研究经验,逐步尝试独立撰写调研报告或论文,让“学术恐惧”在实践中消解。

三、学会“回头看”。每次考试、项目结项后,用“问题清单”记录不足,是知识点衔接漏洞,还是时间分配偏差?向优秀同学请教时,不仅学方法,更学思维方式——成长的加速度,源于持续的自我迭代。

从初遇经济学的懵懂新生,到深耕学术的探索者,李林芝用“踏实、追问、沉淀”三个关键词,勾勒出一条知行合一的成长轨迹。在未来的征途上,她将带着这份对知识的敬畏、对现实的关切,继续在更广阔的天地间书写青春答卷。

版权所有:湖南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处)(人民武装部)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湖南大学      邮编:410082      邮箱:xgb@hnu.edu.cn
版权所有:湖南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处)(人民武装部)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湖南大学
邮编:410082     邮箱:xgb@h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