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为更好地发挥榜样示范作用,营造奋发图强、砥砺前行的良好氛围,学院从本科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中遴选出优秀代表,对其先进事迹进行宣传。让我们聚焦优秀学子,聆听奋斗故事,感受青春风采,汲取榜样力量,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她以丰硕的实践成果,生动诠释了“规划引领方向,专注成就精彩”的成长真谛;在三年大学时光里,她始终保持着专业第一的优异成绩,20余门核心课程全部满绩,展现出扎实的学习功底;她深耕国际经济研究领域,以敏锐的洞察力持续探索前沿知识,彰显出深厚的学习热情;在各类学科竞赛中,她更是屡创佳绩。今天,让我们一起认识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国贸2101班张婷。

暗夜寻光:笨功夫里藏锋刃
学业探索中,张婷也面临种种挑战——全英文授课的《国际经济学》课程与复杂的计量模型一度使她无从下手。面对全新的知识体系,她如同在学习的迷宫中摸索前行,却始终秉持“勤能补拙”的信念。深夜的图书馆里,她为透彻理解一个理论反复研读文献直至凌晨;教室的灯光下,她逐行拆解Stata代码,密密麻麻的手写注释铺满了整整十本笔记本。正是这份近乎执着的坚持,让她在各类课程中交出了一份份令人惊艳的成绩单。
备战全国大学生标准化奥林匹克大赛期间,张婷展现出超乎寻常的毅力。她带领团队深入研读上百篇前沿文献,更在炎炎夏日走访华为、中兴等标杆企业进行实地调研。从理论框架到实证分析,团队最终完成的近6万字项目计划书,每一个数据、每一处论证都凝聚着她的心血。决赛前夕,她仍精益求精,反复打磨每一个展示细节。当特等奖的荣誉如期而至,她淡然道:“所谓‘逆袭’,不过是将别人犹豫的时间都化作了前进的脚步。”

时光雕琢:效率进阶的成长密码
真正的时间管理艺术,不在于机械地填满二十四小时的每一格空隙,而在于通过智慧规划实现时间价值的指数级增长。张婷深谙此道——她将时间视为可塑性极强的资源,在保持生活平衡的同时,让每个时段都焕发最大效能。每天晨光熹微时,趁着思维最清明的时刻,她会系统梳理当日任务,绘制精细的“时间地图”。从优先级排序到流程优化,这套科学的时间管理系统让她总能未雨绸缪。同时,她将时间划分为几大模块:深度学习、创意迸发、实践应用、复盘整理,分别进行高难度专业课程学习、实践项目、学科竞赛、整理归纳等日常工作。这种对时间的精妙驾驭,使得同样的二十四小时在她手中产生了神奇的“时间膨胀效应”,在有限的时间里创造出了更多价值。
困境突围:抗压心法铸就的坚毅
在攀登高峰的征途中,张婷独创的“三步重启法”展现了她面对困境的独特智慧。
第一步:身体重启——5公里思维解码跑。当代码报错、模型崩溃时,她不会困坐愁城,而是换上跑鞋,用5公里慢跑开启“身体重启”模式。脚步与心跳共振间,紧绷的神经逐渐舒展,情绪得到放松。
第二步:智识重启——导师对话工作坊。她会带着逻辑清晰的思维,敲开导师办公室的门,不是简单求助,而是带着“三问”:模型卡点的精准描述、已尝试的解决方案、具体的困惑点。这种结构化交流,让每次指导都成为微型研讨会。
第三步:心理重启——日记赋能法。深夜台灯下,她坚持书写日记:今日突破、微小进步、待改进点。用“三栏法”将挫折解构:技术缺陷、知识盲区、偶然因素。这种成长型记录,让每次失败都变成可量化的进步。
“困境不是路障,而是转换赛道的信号灯。”张婷这套方法将情绪管理、资源整合、认知升级编织成完整的破局网络,使每次危机都成为跃升的跳板。

协作生辉:团队密码开启的胜局
在张婷的认知里,担任负责人的精髓并非是简单地下达指令,而是一场挖掘并释放团队成员潜能的深刻实践。她深信,每个成员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拥有着独特的闪光点,而她的使命,就是营造合适的环境,让这些闪光点在团队中汇聚成耀眼的光芒。作为项目负责人,她如同一位专业的人才分析师,依据成员的不同特质,为他们量身定制专属能力卡片。她将编程高手安排到建模岗位,让他们用代码搭建起坚固的逻辑架构;把文案达人分配去打磨报告,用文字为成果镀上一层动人的光泽;而那些善于表达、性格外向的成员,则承担起项目路演的重任,在舞台上展示团队的智慧结晶。通过这种科学合理的分工,团队里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光发热,各项工作紧密配合、高效运转,实现了团队整体效能的最大化。